盘州市保基乡中心小学地块(以下简称“该地块”)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东至荒地,南至荒地及农田,西至荒地,北至居民区、保基乡中心小学及盘州市保基中学。土地面积33741.8m2,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4.893679°,北纬25.906779°。地块历史上为荒地及农用地,因城市发展需要,该地块用途拟变更为教育用地。
保基乡中心小学位于盘州市东北部,东经104°50 ′至104°58 ′,北纬23°53 ′至26°02′之间,学校始建于1999年是国家贫困地区扶贫项目,义务教育工程项学校,由国家投资35万元,地方政府配套13.6万元修建而成,200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 3911平方米,现有教室26间,17个教学班用了17间,剩下的教室全部作为功能室使用还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医务室。食堂面积只有300平方米,不能满足913人的营养餐及587人住校生的就餐。根据建标109-2008《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结合《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标准》(试行),通过分析项目背景和项目建设需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规定及规范,保基乡中心小学规划保留现状教学楼、宿舍楼及公共厕所等单体建筑,新建食堂、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停车位。
该地块用途拟变更为教育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本地块未来用途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中的“教育科研用地”(A3)中“中小学用地”(A33),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0年版),本地块未来用途为0804教育用地中的“080403中小学用地”,从严原则本次按照第一类用地开展调查。
当前土地使用权人为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受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委托,贵州清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及管理文件要求,于2024年7月开展该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及人员访谈调查,地块在2021年以前为荒地及农田;2021年地块中部保基乡中心小学综合楼及泵房建设,新建教学楼为原土平整,无外来客土存在,其余主要为荒地及农田;地块现使用权人为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现场无工业活动,目前主要为保基乡中心小学综合楼、泵房、荒地及农田,未来规划用途为教育用地。
通过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周边1km范围内有农贸市场(地块北侧596m)及影视城(地块西侧409m),其余以居民区、学校、道路及农田为主。
农贸市场主要用于销售蔬菜、瓜果、水产品、禽蛋、粮食制品等,主要污染为固废及废水,废水为水果、蔬菜清洗废水等,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固废为腐烂水果、蔬菜枯枝败叶、废弃塑料袋和生活垃圾等,通过各个摊位垃圾桶收集后汇总至集中垃圾箱,再由环卫工人收集集中处置,故农贸市场通过大气或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迁移到调查地块的可能性较小。
其余范围内当前和历史上不涉及大型企业、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情况,在现场踏勘过程中未发现土壤颜色异常,未闻到异常气味,也未发现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地块周边未发现工矿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存在,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环境风险可接受。
本地块未来用途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中的“教育科研用地”(A3)中“中小学用地”(A33),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0年版),本地块未来用途为0804教育用地中的“080403中小学用地”,故本次按照第一类用地开展调查,根据历史卫星图片或图表、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各个环节的调查结果,地块内及周围区域无可能的污染源,无需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活动结束。
建设单位: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
备注: